2020年12月20日,深圳先行示范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會議以“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征程”為主題,邀請了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袖展開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望前沿趨勢。
中融信托董事長劉洋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主題為《忠實履行受托責任?打造健康投資文化》的演講。
他提出,如何從根本上轉變投資者觀念培育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進而實現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信托行業面臨的關鍵難題。
他認為培養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應該由金融機構主導,從理念到產品再到投資者,是一場由內而外的自我變革,需要從三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轉變經營理念,信托公司要從思想認識上完成轉變,致力于成為環境友好、履行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完善的企業;
第二要培養良性的受托人文化,落腳點應當是提升受托人的忠實品格和專業水準,要把社會利益和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從根本上調整展業邏輯和創新思路,把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提供綜合化服務上來,腳踏實地做業務,圍繞需求搞創新;
第三件是做好投資者陪伴,與投資者建立平等地位和密切關系,為投資者提供一攬子、一站式綜合服務。
最后,他還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闡述了信托公司應該樹立的正確價值觀和目標。
會議中,還發布了一份名為《新規下的健康投資文化培育——金融投資者調研(2020年度)》的課題報告。報告聚焦資管行業轉型背景下的投資者教育問題和重要意義,在梳理投資者教育工作現有法律基礎和制度建設以及各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的基礎上,通過對比研究、問卷調研、案例分析、專家訪談等多種形式,刻畫投資者畫像,借鑒成熟市場經驗,分享國內成功實踐,以期為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的完善和為各個市場主體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上述報告由CWM50顧問、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原行長楊凱生牽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課題組撰寫。課題組由銀行業協會、基金業協會、西南財經大學、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專家學者,以及東方紅資產管理、工商銀行、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中融信托、中金公司、富達國際、宏利投資、富邦華一銀行的相關負責人組成,從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以及市場機構的不同角度,對我國投資者教育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以下為演講稿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參加峰會暨50人論壇年會。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排頭兵,40年來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對外開放提供了成功的范本,在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信托業在新中國也有40余年的發展歷史,行業在發展早期也承擔過類似的角色,為我國資本市場建設、金融體系改革作出了積極貢獻。正如今日愈發繁榮的深圳一樣,信托業也成長為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
自2017年以來,信托業按照監管引導的方向,持續去通道、去嵌套,大力發展轉型業務,探索服務信托業務,行業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斷邁進。但我們仍面臨一些發展的矛盾,或者說是轉型期的陣痛,主要是剛兌預期尚未完全打破,投資者偏好與權益類產品不匹配,投資者教育不充分等。如何從根本上轉變投資者的觀念,培育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進而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信托行業面臨的關鍵難題。
要解決這個難題,我認為還是要回歸資產管理的核心理念,即“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百u者盡責”在前,是信托公司首先要充分履行盡職管理任,“買者自負”只是一個結果,而非對金融投資者的剛性要求。從國內外信托業的發展演變來看,信托長期以來都是賣方市場占主導,投資者多數情況下是在扮演被動接受的角色,投資者偏好也映射出機構和市場的偏好。因此,我認為培養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不應當是由投訴、“爆雷”等負面事件推動,由外而內的一種倒逼行為,而是由金融機構主導,從理念到產品再到投資者,一場由內而外的自我變革。這場自我變革,我認為有三件事情要做,并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件事情是轉變經營理念,解決定位不清的問題。近期我們在制定公司自己的“十四五”規劃,在規劃中引入了ESG理念,即“環境、社會、治理”理念,這是2004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早提出,用于衡量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責任投資、綠色投資的理念。我們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完成轉變,致力于成為環境友好、履行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完善的企業,這樣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國家產業政策,主動將金融資源傾斜到短板領域,成為宏觀調控的擁護者和生力軍,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抑制投機沖動,真正做到回歸信托本源,回歸到支持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美好追求的定位上來。思想端正則行為端正,行為正當則定位正當,找準自身定位后,我們才能走的長遠、走的坦蕩。
第二件事情是培養受托人文化,解決文化偏離的問題。在去年和今年的信托業年會上,銀保監會黃洪副主席都提出要建設良好的信托文化,得到了全行業廣泛的響應。中融信托也制定了信托文化建設五年規劃,并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我們總結當前信托文化的兩個問題:一是在利益安排上,對于融資人與信托公司的利益博弈關注過多,對于環境和社會利益、投資者利益關注不足;二是在專業能力上,人才儲備和資源整合能力滯后,支持業務轉型的力量較為薄弱。良性的受托人文化,落腳點應當是提升受托人的忠實品格和專業水準,我們要把社會利益和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從根本上調整展業邏輯和創新思路,把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提供綜合化服務上來,腳踏實地做業務,圍繞需求搞創新。
第三件事情是做好投資者陪伴,解決服務單一的問題。財富管理業務是未來信托公司重要的增長點,但目前信托公司能提供的服務還過于單一,產品線也不夠豐富,我們要逐步具備為投資者提供一攬子、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對客戶有相當深入的了解。相對于投資者教育的提法,我們更加推崇投資者陪伴的理念,強調與投資者的平等地位和密切關系,長期了解投資者、服務投資者,與投資者共同成長。目前中融信托通過建立投教專區、開設公眾服務號、開展線上直播、線下投資策略會等,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場景,投資者的參與感在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還將重點加強信息系統的投入,補齊金融科技的短板,滿足投資者不斷增長的財富保值增值、傳承、慈善等需求。
在本月初剛剛召開的信托業年會上,黃洪副主席闡述了受托人文化的內涵,即守正、忠實、專業,我們想要做的這三件事也大致對應了這三點內涵。從宏觀上,要堅持遵紀守法、遵守公序良俗,擔當起與行業規模相匹配的社會責任,始終把握好大方向,把推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作為企業的終極追求;從中觀上,要做好文化建設,還原信托制度的本源特色,激發信托制度創新活力,忠實服務于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從微觀上,要陪伴好每一位金融投資者,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和參與感,圍繞投資者的切身需求定制產品,用專業化的管理回報客戶的信任。
信托制度作為一項古老的制度安排,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為我國的經濟建設、金融創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我國的信托業正在積極推進轉型發展,希望大家能夠給信托業以更多的支持和信任,我們也必將不負所托,成就一個更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