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復盤2022年信托業

2022-12-26 01:02:46 證券時報 

1 業務分類改革

近年來,信托公司信托業務持續發展,業務形式不斷創新,但現行信托業務分類體系已運行多年,與信托業回歸本源、轉型發展的需求已不相適應,存在分類維度多元、業務邊界不清、服務內涵模糊等問題。

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信托監管工作會議上,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態,業務分類改革將作為2022年信托行業重點工作推進。

繼《關于調整信托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發半年后,信托公司根據《關于調整信托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啟動了試填報工作。

此次業務分類改革有四大總體要求:回歸信托本源、明確分類維度、突出差異競爭、保持標準統一。

未來,信托業務將被劃分為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類。其中,資產管理信托分為固定收益類資產管理信托、權益類資產管理信托、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管理信托和混合類資產管理信托四個類別;資產服務信托分為行政管理受托服務信托、資產證券化受托服務信托、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和財富管理受托服務信托等四項分類,且這四項分類下仍各有細項分類。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信托業務分類改革對于行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相關政策明確了信托公司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展業方向。

2 業績大滑坡

整體經營業績出現明顯滑坡,是2022年信托業一大傷痛。

以銀行間市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為口徑,2022年上半年56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為575.44億元,同比減少14.34%。

信托業務收入下滑系業務規模持續壓降與主要投資領域融資需求低迷等因素所致。上述56家公司上半年信托業務收入總額為373.58億元,同比減少13.86%。固有業務收入下滑系公允價值變動影響——上半年資本市場出現較大波動。上述56家公司上半年固有業務收入總額為201.87億元,同比減少15.21%。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三季度,信托行業的經營業績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三季度,行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673.52億元,同比下降22.8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83.01億元,同比下降31.21%。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王玉國認為,利潤下降幅度略高于經營收入的降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行業轉型發展中的挑戰:一方面,創新業務布局要加大科技、創新人才等基礎性投入,成本費用支出明顯增長,但短期利潤貢獻尚不明顯;另一方面,由于行業風險資產暴露增加,信托公司加大資產減值計提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盈利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曾讓行業引以為傲的人均凈利潤指標也出現下滑。據悉,進入2022年以來,行業人均凈利潤已連續3個季度處于負增長狀態。前三季度行業人均凈利潤為140.30萬元,同比下降24.42%。

3 金融穩定保障基金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引發廣泛關注。

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用于具有系統性隱患的重大風險處置,與發揮常規化風險處置作用的存款保險和行業保障基金都是我國金融安全網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取之于市場,用之于市場,區分不同行業、不同主體實行差別化收費,以平衡好風險、收益與責任,避免國家和納稅人利益遭受損失。

作為我國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于2014年的信托業保障基金一直發揮著行業互助保障作用,確保信托業的持續穩健運行,得到了市場參與者的廣泛認可。

為更好發揮基金化解和處置行業風險的功能,中國銀保監會商財政部對《信托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形成了《信托業保障基金和流動性互助基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于2022年2月份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費率機制靈活調整在修訂之后的辦法中得以明確。

2022年第10期《求是》刊登銀保監會黨委撰寫的《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一文。文章透露,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基礎框架初步建立,首批646億元資金已經籌集到位,存款保險制度得到加強,保險保障基金和信托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正在修訂完善。

有行業觀察人士分析,未來,銀行業的安全網由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與存款保險共同構筑,信托業的安全網則由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與信托業穩定基金共同構筑。

12月中旬,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接受媒體記者提問時指出,我國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的基礎較為堅實,但個別中小銀行、村鎮銀行、信托公司等較為脆弱。下一步要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推動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不斷夯實金融健康發展的微觀基礎。

4 21萬億元

經歷資管新規出臺以及壓降調整后,全行業的信托資產規模近兩年企穩回升,2022年穩在了21萬億元。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1.07萬億元,同比增長3.08%,較2021年末的規模余額增長2.55%。

信托資產來源結構也在持續優化。三季末,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10.94萬億元,同比增幅3.63%,占比達到51.90%;管理財產信托規模為6.06萬億元,占比為28.75%,同比上升5.42個百分點;單一資金信托規模4.08萬億元,同比下降1.04萬億元,占比降至19.35%。

功能結構方面,延續了投資類信托與融資類信托“一升一降”的趨勢。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行業投資類信托業務發展明顯加快,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22年三季末規模為9.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77%;占比為43.75%,保持在信托資產功能分類的首位。融資類信托規模在監管要求和風險防控壓力下,2020年二季度以后持續下降,2022年三季末規模為3.08萬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0.31%。

信托業經過近五年的持續調整,信托業務的功能和結構發生變化,行業正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5 破產與重組

數家信托公司曠日持久的重組事項尚未完結,2022年的一記破產案例為行業敲響警鐘。2022年7月,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批復公告,同意新華信托依法進入破產程序。新華信托的破產清算,是我國《企業破產法》自2007年6月1日實施以來的首例信托公司破產清算。

對于該事件,中國信托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蔡概還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分類監管、扶優限劣”是銀保監會一貫的監管理念。新華信托依法進入破產程序,是銀保監會有效處置信托公司風險邁出的有建設性意義的一步,有利于及時處置高風險信托機構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也有助于推動信托公司回歸本源,加快轉型發展的步伐。

業界觀察人士普遍將新華信托破產視為個案,該公司進入破產程序既有利于整頓信托市場,打擊違規活動,又有利于加強投資者教育形成“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信托投資理念。

目前,四川信托、華信信托、安信信托(600816)、新時代信托、華融信托等公司仍在重組進程之中,2022年個別公司的重組事項有明顯突破。

以安信信托為例,2022年9月底,公司獲準重啟自主管理類資金信托業務。不久之前,安信信托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中國證監會對公司提交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核準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認為符合法定形式,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尚須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核準。

6 增資

百億增資是近年來圍繞信托業的看點之一,不過,2022年信托公司增資力度有所降低。以監管部門批復為口徑,截至12月21日,2022年共計6家信托公司增加注冊資本,合計增資金額72.6億元。若加上陜國投等增資尚待監管批準的,年內信托公司增資規模高于百億。

不過,回顧過去幾年,2021年和2022年信托公司增資實際上處于低谷期。據《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19-2020)》以及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記者統計數據,信托公司在2016年、2017年出現增資高峰,分別達到385億、403億元。此后,雖然增資規模有所回落,但都保持在百億以上,其中2020年獲批增資額也高292億元。

從單家信托公司增資看,往年時?梢姷拇笫止P增資,如今比較少見。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認為,客觀來看有兩方面因素導致:一方面,信托公司業務規模的回落使得資本消耗下降,從滿足凈資本充足率要求的角度看,資本補充的急迫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部分信托公司股東因盈利能力受宏觀經濟和疫情因素影響,對信托公司增資的能力和增資意愿均在下降。

7 標品信托

在整體發展承壓的信托業務中,標品信托呈現“獨立行情”,被稱為信托的新晉“頂流”。

標品信托是根據信托公司文件約定,將信托資金直接或間接投向公開市場發行交易的金融產品的信托業務。隨著非標轉標趨勢推進,標品信托業務近年接連邁上新臺階:2021年突破3萬億,2022年突破4萬億。

截至2022年三季末,資金信托規模合計15.01萬億元,投向證券市場類的資金信托規模達4.18萬億,同比增幅達36.80%,較2021年末規模增長24.59%。從五大投向來看,證券市場類信托已超越工商企業類,成為第一大類資金信托。

證券市場類信托的增長主要源自投向債券資金信托產品。三季末,資金信托投向債券的規模為3.27萬億,同比增長1.14萬億,同比增幅達53.5%。此外,投向股票和基金規模分別為6463.8億元、2659.5億元,同比總體保持持平狀態。

當前社會理財資金配置由非標類資產向標準化資產轉移的趨勢明顯。信托業在證券投資領域與基金、券商、銀行理財等資管同業相比,規模仍然較小,參與深度有限,但加快做強做優做大證券市場類信托業務已成行業轉型共識。

8 服務信托

隨著信托業分類改革的推進,服務信托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

監管部門新近向信托公司下發的《關于開展調整信托業務試分類的通知》,資產服務信托項下分類進一步完善,分為行政管理受托服務信托、資產證券化受托服務信托、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財富管理受托服務信托4大類,18個細分類別。這相較于今年4月的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增加創新型家庭服務信托、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托、企業及其他組織財富管理信托。

目前,家族信托及資產證券化業務已實現規;l展,其他領域的服務信托也呈現多點開花的景象。

以破產重組服務信托業務為例,中信信托、光大信托、紫金信托、平安信托、建信信托、國民信托、浙金信托等公司已有切實項目落地,相關項目甚至引發二季度行業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大幅增長。

國際經驗表明,信托制度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發展演化出不同的功能,未來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金融服務功能,有望在社會財富傳承與管理、社會治理服務、公益慈善等更廣闊空間發揮出獨特的創新價值。

9 房地產信托

作為信托公司傳統重要業務,房地產信托近年一直受到關注。

近幾年,受房住不炒、規范房地產融資、房地產領域風險暴露等因素影響,資金信托投向房地產的規模和占比呈現下降趨勢。截至2022年三季末,投向房地產的資金信托規模為1.28萬億元,同比下降0.67萬億元,降幅34.20%,環比下降9.49%;較2021年末規模降低27.30%;在資金信托中所占比重下降至8.53%,同比降低3.89個百分點。

11月以來,房地產行業積極政策不斷推出。11月8日,交易商協會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11月13日央行、銀保監會出臺《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從融資、保交樓、受困房企風險處置、保護消費者權益、調整金融監管政策、住房租賃金融等六個方面、十六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1日14日銀保監會、住建部、央行聯合發文,支持房企合理使用預售監管資金;12月20日,央行召開會議提出,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行業重組并購,推動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頭部房企資產負債狀況。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王玉國表示,隨著房地產相關調控政策不斷放松和政策效應的疊加,各地“保交樓”工作不斷推動,居民購房信心和房企現金流均有望邊際改善,房地產市場將逐步重啟良性循環進程,能夠有效緩釋當前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為出險項目處置提供窗口期,也對未來房地產相關業務的有序發展創造良好空間。

10 高管變動

近年,在信托業面臨轉型壓力、新業務拓展等情況下,信托公司頻現高管變動。不過,從監管部門批復情況看,2022年信托行業高管變動趨于放緩。

從董事、高管層面看,不完全統計顯示,至少有65位信托公司董事、高管變動獲批。若除去董事變動,僅統計高級管理職務,則有15家信托公司的28個高管職務變動獲批,均少于此前兩年。據公開信息,2021年超過半數信托公司出現高管變動,2020年則有40多家信托公司出現高管變動。

信托業協會曾調研總結,信托公司高管職務變動原因主要包括正常人事交接、股東變動影響及市場化離任競聘等,其中正常交接占比較高,具體包括到齡退休、股東集團內部調動、公司內部升任、信托公司外部選聘等,這類變動對公司整體管理格局和生態影響相對較小。而部分信托公司由于發生經營風險、監管托管問責、高管人員違紀違法等負面原因引起的高管頻繁變動,將對公司長遠發展目標、戰略發展規劃和市場特色化定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版撰稿:楊卓卿 劉敬元 本版制圖:彭春霞

(責任編輯:冀文超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好男人资源在线影院免费观看_一二三四高清在线观看视频中文_你太大了岳你太紧疼了_最近中文字幕国语无吗
        娄烦县| 汉中市| 仁寿县| 乳山市| 体育| 汤原县| 治县。| 新泰市| 墨江| 邵阳市| 石景山区| 喀什市| 中超| 方城县| 乌拉特前旗| 邢台市| 兰西县| 迁西县| 山东省| 建昌县| 藁城市| 宜丰县| 望都县| 巫溪县| 西丰县| 苏尼特左旗| 辽宁省| 犍为县| 巴林左旗| 南靖县| 福鼎市| 双流县| 凤凰县| 兴文县| 平远县| 崇明县| 兴和县| 靖边县| 繁昌县| 黄冈市| 花莲县|